探索无源无线螺栓预紧力在轨道交通的应用潜力

探索无源无线螺栓预紧力在轨道交通的应用潜力

在轨道交通这一复杂而高强度的系统中,每一颗螺栓都承载着安全与稳定的关键使命。无论是轨道扣件、车体连接还是信号设备支架,螺栓的预紧力状态直接决定了结构的可靠性与运营的安全性。然而,螺栓松动、疲劳或过载引起的事故屡见不鲜,也让行业对更智能化、更低维护成本的监测手段提出了更高要求。无源无线螺栓预紧力监测技术,正以其独特优势,展现出在轨道交通领域的广阔应用潜力。


探索无源无线螺栓预紧力在轨道交通的应用潜力1.jpg

(探索无源无线螺栓预紧力在轨道交通的应用潜力  图源:摄图网)


轨道交通系统的紧固件挑战

轨道交通设备长期运行于高负载、强振动、剧烈温差变化的环境之中,关键连接部位的螺栓面临松动、疲劳断裂等多重风险。特别是在以下部位,螺栓健康至关重要:


  • 钢轨与轨枕连接(轨道扣件)

  • 轨道梁与支座连接

  • 列车转向架、车体结构、悬挂系统

  • 信号系统设备支架

  • 高架桥、隧道等土建结构中的金属连接点


由于这些螺栓常处于隐蔽或高空位置,传统人工巡检难度大、效率低,且多数情况下只能做到“事后排查”,难以实现故障的早期预警。


无源无线技术带来的新突破

无源无线螺栓预紧力监测技术通过将微型传感器集成于螺栓结构中,利用外部设备激励读取其响应频率变化,从而判断螺栓是否处于预设的受力状态。传感器无需电池供电、无需布线连接、可免维护使用多年,非常适合轨道交通对“可靠、安全、长期部署”的要求。


主要优势:

零供电、超低维护:不需更换电池,降低轨道沿线设备的维护频率。

无线读取、非接触式通信:高铁、地铁运行时无需停运即可远程检测关键螺栓状态。

结构集成度高:传感器可设计为垫片式、法兰式、螺母式等多种形态,适配轨道交通结构特征。

抗干扰强,适应恶劣环境:适用于强震动、高湿度、高粉尘环境下的长期运行。


典型应用场景分析

轨道扣件系统的实时监测

轨道与轨枕连接松动是引起轨道病害的主要因素之一。通过在扣件螺栓上部署无源传感器,可长期在线监测其预紧状态,防止因松动引发轨道变形、车辆晃动等问题。


列车车体结构与转向架连接件监测

高速列车运行过程中,连接部件长期受反复冲击,容易发生螺栓疲劳。无源传感器可嵌入关键连接件,实现运行状态下的监测,大幅提升安全等级。


高架桥梁结构螺栓健康管理

城市轨道高架段、跨桥段等桥梁结构布线难度大、人工巡检效率低。利用无源无线方案,可以在不破坏结构完整性的前提下完成布设,并实现远程监测。


信号与电力设备支架螺栓防松监控

沿线设备众多、分布广,设备支架螺栓一旦松动可能引发信号异常甚至掉落事故。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控,可提前预判风险,保障设备安全运行。


探索无源无线螺栓预紧力在轨道交通的应用潜力2.jpg

(探索无源无线螺栓预紧力在轨道交通的应用潜力  图源:摄图网)


与智能轨道运维系统深度融合

无源无线螺栓监测不仅是一项“感知技术”,更具备与轨道交通“数字化、信息化、智能化”运维系统深度融合的潜力。将传感器网络数据接入智能运维平台后,可实现:

  • 螺栓健康状态可视化

  • 关键节点异常告警

  • 历史数据趋势分析

  • 预测性维修决策支持

这为轨道交通迈向“自主感知、智慧预警”的智能化安全运维提供了坚实基础。


无源无线螺栓预紧力监测技术,正成为轨道交通安全运维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。它不仅提升了结构监测的效率与可靠性,更推动了轨道行业从“人工经验”向“智能决策”的转型。未来,随着技术的成熟和成本的下降,这项技术将在更多轨道交通场景中落地,为我国乃至全球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安全运行提供新动力。

4000280011 扫描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