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源无线垫片传感器正颠覆传统基建安全监测模式

无源无线垫片传感器正颠覆传统基建安全监测模式

在大型基础设施建设与运维中,安全监测一直是重中之重。无论是桥梁、隧道,还是高层建筑与水工结构,螺栓连接作为承载与稳定的核心环节,其预紧力状态直接关系到结构的安全性和寿命。过去,基建行业依赖人工巡检、定期扭矩复核或有线应变计监测来掌握螺栓状态,但这些方法普遍存在效率低、成本高、难以长期监控的弊端。


如今,一项新兴技术正在悄然改变这一局面——无源无线垫片传感器。这种传感器将监测单元巧妙地嵌入普通垫片中,不仅保持了与传统安装方式的兼容性,更通过无源与无线的设计,实现了对螺栓预紧力的实时、在线、低成本监测,正在颠覆传统的基建安全监测模式。


无源无线垫片传感器正颠覆传统基建安全监测模式1.jpg

(无源无线垫片传感器正颠覆传统基建安全监测模式 图源:摄图网)


传统模式的痛点


在基建领域,螺栓松动或预紧力不足往往埋藏在结构深处,人工巡检难以及时发现。即便通过定期检测,也很难保证连续、动态的安全数据。而采用有线传感器,布线复杂、维护成本高,且在隧道、桥梁、坝体等场景中,往往难以实现长期稳定应用。


这意味着,传统模式更多依赖“被动发现问题”,而无法做到“提前预警”。


无源无线垫片传感器的颠覆性价值


无源无线垫片传感器的出现,正是针对这些痛点而生:


无源设计:无需电池,依靠外部读写器激励即可工作,彻底摆脱电源与维护负担。


无线传输:通过电磁耦合实现信号传递,能够穿透混凝土、钢材等结构,实现隐蔽部位的监测。


即换即用:外形与传统垫片一致,替换即可,不改变原有结构设计。


实时感知:可连续反馈螺栓预紧力状态,让运维从“定期检测”转向“实时监控”。


这种方式使得基建运维人员能够快速部署大规模监测网络,在不增加复杂性的情况下,显著提升了安全保障能力。


对基建安全监测模式的改变


无源无线垫片传感器不仅是工具上的进步,更代表着监测模式的转型:


从人工巡检到智能感知:减少对人工经验的依赖,提升数据准确性与时效性;


从局部抽查到全面覆盖:关键部位可实现全天候在线监控,避免遗漏风险;


从事后维修到主动预警:通过数据分析,提前识别螺栓松动趋势,实现预测性维护。


这意味着,基建行业的安全监测正逐步从“被动响应”迈向“主动管理”,运维理念迎来质的飞跃。


无源无线垫片传感器正颠覆传统基建安全监测模式2.jpg

(无源无线垫片传感器正颠覆传统基建安全监测模式 图源:摄图网)


随着智慧基建、数字孪生等新理念的落地,无源无线垫片传感器将成为数据采集的前端入口。它不仅能单独用于螺栓预紧力监测,更可与BIM平台、物联网系统深度融合,形成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安全管理体系。


可以预见,在未来的桥梁、隧道、水利工程乃至城市综合体中,这类传感器将发挥关键作用,真正颠覆传统的基建安全监测模式,推动行业走向更加智能、安全与高效的新阶段。

4000280011 扫描微信